网站首页 ⇒ 信息中心 ⇒ 拍品展示 ⇒ 内容

康熙十二方御用田黄玉石印章 2134万港元

2019-08-22 16:43:17 14215次

 依照著名玉器鉴定家杨伯达先生的观点,清代267年间,玉器的制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清初康熙至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59年)长达115年间玉器工艺萧条期;乾隆三十五年至嘉庆十五年(公元1760-1810年)玉器发展的鼎盛期;嘉庆中后期至咸丰年间新疆停止纳贡以及太平天国起义各种战乱促使宫廷玉坊日渐衰落、民间玉肆原料不足的衰微期;以及清晚期民间玉器全面复兴期四个阶段。

  清早期因和田玉来路堵塞,所以玉器产量很少,传世玉器更为少见。1962年在北京德胜门外小西天发现的清康熙赫舍里氏墓(清初辅政大臣索尼之孙女)仅出土了30件玉器,绝大多数是宋元明的古玉,康熙朝玉件甚少,仅2件,分别是白玉鸡心佩和青玉鸡心佩,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院。王公贵族墓葬玉器数量之少可显现出当时玉器工艺萧条的情况,此时期的玉器如故宫博物院藏的传世的双婴耳玉杯、康熙玉砚、雍正款玉杯等却能体现出此时期玉器精致典雅的特点。清早期的玉器在拍卖会上极为少见,2003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一套康熙十二方御用田黄玉石印章无底价起拍,2134万港元成交,可算是当下价格最高一款清早期宫廷玉器。

  清中晚期的玉器在拍场上偶有所见,如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晚期的翠玉双龙活环耳盖炉,这件作品来源于日本山中商会,曾在昭和九年(1934年)五月于大阪日本美术协会《支那朝鲜古美术展览》中展出,该炉质地为翡翠,束颈鼓腹,下承三足。盖圆撇顶,上雕太狮少狮为钮。

  肩两侧饰对称龙耳,各套一环,腹下有三狮首吞式足。此盖炉掏膛规整,精雕细琢,莹润通透,为清晚期玉器中之极品,以3008万元成交。清末时期玉器工艺的回光返照是伴随着“同治中兴”而来的,该时期上海广东玉业有所发展,无论是作玉还是仿古玉,都开始面对海外市场。 

上一篇:飞龙纹镜